close
@蕎沐
中班的小孩,五歲的年紀,能夠獨立完成任務,能有自己獨特想法,絕大多數時候,已經脫離貓狗嫌的階段,甚至在大人忙時,還能積極爭取當小幫手,享受付出的成就,
看似教養要熬出頭的情景,卻總在某些時刻失靈,而那些時刻,足以重重打擊家長的信心~
 
禮貌好不好教,若問我跟蕎爸,一定會說:平常對她太好了,都不懂得珍惜了!
懂禮貌和懂珍惜,看似兩個議題,但在教養給予的引導上,我們秉持相同的目標。
 
有一次,一位同事特地準備了一對小兔子髮飾,送給女兒,我感到受寵若驚,一來驚訝同事記得這個階段的女兒喜歡兔子,二來也對突如其來的禮物感到不好意思。
接過禮物,我連忙說謝謝,低頭對著女兒說:要謝謝阿姨,送妳這麼可愛的兔兔髮飾。
當下,孩子沒有反應,臉上也讀不出表情,說實在,當下心中真的出現"怎麼不懂禮貌,回去我要好好教"的念頭,
之後,我試著思考這個情境,到底,孩子應該開心的說謝謝是正常的?還是其實她還在狀況外?
果真,蕎反問我:為什麼阿姨要送我禮物?
 
我試著回答,因為同事阿姨每天在辦公室看到妳,看妳總是穿兔兔雨鞋、兔兔衣服,應該是剛好看到兔兔髮飾,覺得適合妳就送給妳。
我試著和女兒說:阿姨送妳禮物的時候,妳要說謝謝阿姨! 知道嗎? 因為阿姨其實可以不用送妳禮物的,但是阿姨願意送妳禮物,而且還記得妳喜歡小兔兔,特地挑了兔兔髮飾,這些其實阿姨都可以不用做的,但是阿姨卻做了,我們要很珍惜人家對我們的好,知道嗎?
我不曉得,對這一番話,孩子理解了多少,但我知道,自己在這一輪教養裡成長了。
 
禮貌,其實不是只說請、謝謝、對不起,禮貌,應該是源自於對珍惜的理解。
 
記得夏天(藝人黃嘉芊的女兒)在參加完實境節目後,以公主的顏值與禮貌的教養,深植人心,媒體訪問黃嘉芊平常如何教養女兒,她說:在家裡,如果夏天要我幫她做事,一定要說請,要不我會裝做沒聽到,直到她能有體貌的說出要我幫她做的事情。
 
把這招學起來了! 
當在生活教育中,無時無刻、每日、每周、每月,都讓孩子練習同一種"好的表達方式",這種刻意練習的結果,就能變成一種習慣。
剛開始,會需要不時的糾正、不時的提醒,慢慢的,當媽翻一個白眼,孩子就會開始意識到自己表達方式要改變,
接著,孩子進入能夠自我察覺、自我調整的階段,你會在生活當中,聽到她大喊:你去幫我拿書包。然後,沒人對她有任何反應後,自己調整成:媽媽,請幫我拿書包,拜託,謝謝。
這時,妳再反應說"好",並起身動作完成她的需求。
 
兔兔事件至今,約莫三個月的時間,在生活中的各種小事件裡,不斷磨合與練習"禮貌的表達方式",雖然很多時候,當孩子碰到疼她的阿嬤、外婆,小公主姿態還是會出現,但更要機會教育,當面即時糾正:剛才那樣說不好,重新跟阿嬤再說一次。然後,站在高塔上的小公主,馬上將角色切換成撒嬌的貓咪。
 
要說教養是一個不斷設計實驗、驗證結果的過程,一點都不為過。
當在母親節聚會上,看到孩子在提醒後,能開心帶著微笑雀躍的跑向長輩,感謝對方的任何好,心中真的很是欣慰。
 
 
身為媽媽的角色,我們總在眾多家務瑣事中,漸漸磨去耐心,卻也在這些善良的包容中,重新看見自己與孩子。彼此共勉之~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蕎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